日本“失落30年”,逆势增长的制造企业(一)「日本商务考察」
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,日本经历了三十年低温经济,持续的通缩,让居民和企业失去活力、社会失去创新力。
这一时期即平成时代(1989-2019),后被看作是日本“失落的30年”。
彼时的日本尚未从资产泡沫破裂中完全恢复,又遭遇97年亚洲金融危机,彻底陷入名义增长停滞与慢性通缩的泥潭。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低欲望,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不涨,失业率居高不下,资产价格震荡下跌。
然而在“失落30年”里,仍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企业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。
研究和学习这些逆势增长的日本企业,对于我们当下所经历的经济转型期,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。
01 富士胶片公司(日语名:富士フィルム株式会社)
特点:在主业消失的大时代下,成功存活并且继续保持发展
上世纪90年代以前,富士胶片公司是仅次于美国柯达的全世界第二大彩色胶卷生产企业。伴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,彩色胶卷的市场逐步萎缩,在2010年之后基本消失了。富士胶片公司是为了生产国产胶卷而诞生的公司,成立之后一直以柯达为老师,不断追赶。1980年左右,富士的胶卷技术基本赶上了柯达。后来柯达破产了,但是富士胶片公司顽强的生存下来,而且公司发展的很好。
我们所有人都知道“富士活下来了,柯达破产了”这个事情。但是其背后的原因需要剖析。第一是富士胶片公司很早就开始了企业多元发展。比如和美国施乐公司(zerox)合资成立了富士施乐公司,从事打印机和相关后续服务。第二是富士胶片是一贯注重研发的科技公司。比如,富士胶片公司在1981年就推出了医用X光的电子诊断系统,是全世界第一个,之后长期占据世界领导地位。上世纪90年代,富士胶片也积极推出了数码相机等业务。第三是富士胶片公司发挥在照片胶片领域积累的化学和加工技术,很早就积极的拓展企业相关业务领域,比如电子化工材料和化妆品等。目前富士公司也生产光刻胶等半导体生产用材料。
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,只有丰富积累(包括技术积累和现金积累),而且能够积极拥抱时代变化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。甚至有一个更大的飞跃。
富士胶片在日本并不是个案。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例子。比如,日立造船公司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造船公司,高峰时期是日本造船行业的前三名。平成时代,基本剥离了造船业务,业务多元化,也成功存活了下来。
02 发那科公司(日语名: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)
特点:日本机器人行业和机床行业的最大贡献者
平成时代,日本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和机床行业都保持了相对的优势。这两个行业,发那科公司在全世界范围都具有极强的存在感。
发那科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工业机器人、工厂自动化和机床的控制软件。FANUC的名字的来源是Fuji Automatic Numerical Control(也就是富士自动数控,富士的名字来自母公司富士通)。目前,全球工业用机器人最大的四家是发那科、ABB、安川电机(日本)和库卡(德国企业,后来被美的收购)。发那科公司也生产小部分机床产品,但是影响力不大。该公司主要是为各国的机床生产企业提供控制系统,也就是大脑。
发那科的成功,以下三点比较重要。第一,发那科是机电公司和计算机公司的基因。发那科是日本最著名的计算机公司富士通培养的企业,是富士通的子公司。今天,富士通公司也是日本超级计算机的主要研发公司。富士通公司的母公司是富士电机(古河工业和德国西门子合资成立的企业)。
早在上世纪50年代,富士通高管尾见半左右就高瞻远瞩的提出,3C(Communication、Computer、Control)时代迟早到来。公司指派稻叶清右卫门负责控制领域的开发。当时美国MIT刚刚发布了全世界第一个数控机床系统。稻叶经过十年的不断努力,终于让业务走上正轨。
第二,发那科公司及时独立发展。1972年成立了富士通FANUC公司,1982年更名为FANUC公司。稻叶一直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。
第三,稻叶是技术型经营者。既有对技术严密的追求,也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认识了市场的苛刻。在这里介绍一个小插曲来介绍稻叶的一些思想。稻叶认为“商品“和“制品”不一回事。客人愿意花钱去买的才是商品,制造出来的只是制品。1990年代以后,稻叶清右卫门的儿子稻叶善治成为公司领导人。父子两代领导了发那科公司50年。
03 Nabtesco(日语名: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)
特点:日本机械零部件企业的杰出代表
该公司在机器人高端减速器,飞机传动装置,挖掘机油压装置,铁路列车制动装置,自动门开关装置等领域都有极强的存在感。
Nabtesco公司是2003年Nabco公司和帝人制机公司合并成立的。该公司的技术领域是“動かす 止める”,英语表述是“motion and control”。
上面我们谈到发那科公司,Nabtesco就是发那科的上游企业。机器人产业的硬件来讲,伺服电机、减速器、传感器都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。产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,终端产品和零部件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。
最近几年,Nabtesco在中国变得有名气,主要是因为该公司的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在中国占据了很高市场份额。
04 山崎马扎克(日语名:ヤマザキマザック株式会社)
特点:日本机床行业的杰出代表
日本机床行业1981年到2008年一直是全世界第一。目前在高端机床领域,日本依然是和欧洲美国三分天下的重要存在。中国的高端机床今天依然需要从欧美日进口。在日本机床行业,有十多家世界知名的企业,包括山崎马扎克,牧野,DMG森,大隈,Sodic等。
山崎MAZAK公司创立于1919年,也是百年企业了。该公司1931年开始模仿制造欧美的机床。战后初期依靠修理机床勉强度日,1950年之后稳步发展。机床又被称为工业母机,是一切制造的基础。没有高质量的机床行业,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制造业。之所以在群星荟萃的日本机床行业把山崎公司列举出来,有两个理由,一个是山崎的生产量比较大。二是山崎公司的企业形态。
山崎公司直到今天,也是一个不上市的家族企业。山崎公司现在董事长和社长也都是山崎家族的人在担任。一个家族在机床领域默默耕耘了将近百年。在欧洲,知名的制造企业中,长寿的家族企业也很多。一个企业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积累。
05 村田制作所(日语名: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)
特点: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的杰出代表,京都企业的杰出代表。
1990年代以后,在电子行业日本整体的地位是缓慢下降的。但在一些细分领域,日本依然保持一流竞争力。比如,被动电子零部件产业,今天日本也是全世界第一。村田制作所就是电子零部件行业的最杰出的代表。
村田制作所的主要产品就是MLCC(Multi-Layer Ceramic Capacitor)电容和SAW(Surface Acoustic Wave)滤波器等。目前,全世界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脑中的MLCC电容大部分都是日本三家企业在提供,也就是村田制作所,TDK和太阳诱电,村田市场占有率最大。
日本京都有许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型企业和日本传统的长寿企业。包括村田制作所,岛津制作所,任天堂,Nidec(日本电产),斯科林,京瓷,崛场制作所,欧姆龙等。被统称为“京都企业”。京都企业往往具有一些特点:有自己的明确的专业领域,有丰富的技术积累,经营稳健和长寿。
那么如何看村田制作所和京都企业的成功?可以从村田制作所创立时候一个小故事管中窥豹。村田制作所的创始人是村田昭。二战结束前,他们一家在京都经营一家小型瓷器商店。村田昭想扩大业务范围,但是被其父亲阻止了。其父亲的道理是:不要去抢夺周围同行的生意,最后只能是价格战,大家结局都不好。村田昭听从了父亲的话,战后寻找周围没有人做的领域,进入到了工业陶瓷领域。之后以电容为主,一步步深耕技术到今天。
这就是京都企业成功的秘密——坚守自己的专业领域,深耕技术,稳健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