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“失落30年”,逆势增长的制造企业(四)「日本商务考察」

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,日本经历了三十年低温经济,持续的通缩,让居民和企业失去活力、社会失去创新力。

这一时期即平成时代(1989-2019),后被看作是日本“失落的30年”。

彼时的日本尚未从资产泡沫破裂中完全恢复,又遭遇97年亚洲金融危机,彻底陷入名义增长停滞与慢性通缩的泥潭。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低欲望,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不涨,失业率居高不下,资产价格震荡下跌。

然而在“失落30年”里,仍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企业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。

研究和学习这些逆势增长的日本企业,对于我们当下所经历的经济转型期,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。

 

16 基恩士(日语名: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)

特点:依靠明确一贯的经营战略获得高收益的杰出代表

2000年之后,全日本制造业平均工资最高的企业一直没有变化,那就是基恩士公司。该公司历年的平均利润率一直保持在40%-50%。员工的平均年薪一直保持在1200万日元以上。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传感器、工厂自动化、显微镜等用品。

基恩士的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明确和一贯的经营战略,其研发和技术水平不低,但并没有让同行羡慕的高科技。但经营战略非常明确,那就是深入客户了解顾客潜在需求(不是顾客明确说出来的需求,而是顾客需要但是还没还没意识到的需求),再回公司进行商品企划和研发。在基恩士公司内,如果一个商品企划的毛利润率不超过80%,公司就不会通过。

基恩士没有自己的工厂,而是设计之后找合适的厂家生产。这么做有两个意图,一是公司轻资产运营,二是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不用考虑本公司的生产能力,专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发就好。该公司创始人有一个理念:如果一个产品没有高利润率,只能说明该产品没有给客户提供高附加价值。


17 马尼公司(日语名:マニー株式会社)

特点:技术和经营战略完美结合的杰出代表,日本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。

马尼公司成立于1959年,是生产医疗用的手术缝合针和牙科用的根管治疗器的企业,到现在公司也只有300多名员工。2012年成功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。

该公司几十年来一直有清晰的技术和经营战略。产品技术,明确提出成为全世界第一。在经营战略方面,有4个明确的取舍标准。也就是:(1)医疗相关以外的产品不碰;(2)所有产品的目标都是全世界第一的品质;(3)寿命短的产品不碰;(4)不是细分市场(也就是每年的销售额在5000亿日元以下的市场)不碰。整体来讲,该公司也就是在细分领域做高品质的产品。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战略,稳步发展的战略。


18 希森美康(日语名: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)

特点:日本医疗检测设备领域的杰出代表

该公司成立于1968年。目前在血球计数(hematology)、血液沉淀、尿沉淀等检查设备全球市场份额第一。

希森美康在平成时代的30年,保持了非常稳定的增长。该公司的成功在于技术,也在于营销战略。也就是所谓的替换刀片和打印机商业模型。公司在向全世界医院销售检测设备的时候并不赚钱。而是以后依靠稳定的耗材消费来赚钱。


19 大金空调(日语名: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)

特点:传统饱和产业通过国际化逆势发展的杰出代表

大金空调也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,1924年创立时候名称为大阪金属工业所,大金的名称就是这个名字的简称。

1990年大金的销售额只有4000亿日元左右,2022年大金的销售额达到了3万亿日元。在1990年之前,大金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,在日本国内的空调行业,也没有很大的存在感。2006年,大金以232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OYL公司。2012年,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空调巨头Goodman公司。

1985年之后,日本很多企业走上了海外收购的道路,有很多失败的案例。大金空调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收购造成,应该说是semi-organic的发展模式。收购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大金自己拥有空调核心技术。大金公司有三个主要的业务板块,一个是空调业务,一个是以冷媒为代表的化学品业务,大金空调在氟相关化工品有很强的技术实力。还有一个是油压相关产品。大金空调在机械加工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积累。

日本企业中类似大金空调这样的成功案例不是个案。日本的香烟生产企业JT也是类似的。JT从1990年代开始,在国内外完成了10多次并购。成功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(从单一的香烟生产销售转变为烟草/食品/医药三个业务板块)和国际化。目前JT是全球第三大烟草生产商,的销售额是1990年的10倍以上。


20 龟甲万(日语名:キッコーマン株式会社)

特点:传统调味料行业的杰出代表

龟甲万公司在过去几十年,一直是日本酱油的龙头企业。随着日本民众生活的西方化,日本的人均酱油消费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很难增长了,酱油的总的消费量在上世纪80年代也不再增长。但是龟甲万公司在90年代以后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的增长。其主要原因是龟甲万公司在60年末就开始海外市场的拓展,初期是开拓美国市场,之后是欧洲市场。

中国是酱油的故乡,传到日本后酱油植根在了日本饮食文化中,目前日本的酱油企业大部分都是百年老店。对企业和民众来讲,不断的微创新和改良是非常重要的。比如酱油行业,不断改良产品提高品质,让消费者放心消费,依然非常重要。

21 旭酒造(日语名:旭酒造株式会社)

特点:日本传统行业中谋求发展的成功典型。

旭酒造在传统的日本酒行业进行了两大创新。第一个是改变传统的冬季制造为全年制造。通过导入空调和把传统酿酒技术人员的knowhow数字化,实现了全年稳定生产。第二个是精细打造了“獺祭”品牌。在日本酒制造工艺中,是要把大米的表层磨掉,只使用剩下的大米胚芽的部分。磨掉的部分越多,米酒的味道越好。旭酒造通过一系列的研发,实现了其他酿酒工坊没有实现的23%的精米比例(也就是70%多的大米都被磨掉了)。2000年以后,伴随着外国观光客人的涌入,传统的日本酒行业又重新迎来了春天。

1990年代以后,日本消费开始全面下滑。但是对一些日本传统产品来讲,人均消费量的下滑早就开始了。比如日本米酒,酱油等产品,随着日本人生活的西方化,早在70年代人均消费量就开始下降了。可以想象,这些行业的企业,日子早就不好过了。

日本传统的米酒生产企业,往往是小规模和季节性的,日本全国各地都有。传统的日本“酒藏”(造酒的米酒作坊),往往是冬天,聘请“杜氏”(酿酒师)和附近农闲的农民,进行3-4个月的酿造,之后一年慢慢销售。

旭酒造创立于1948年,公司位于日本山口县岩国市一个偏僻的山区。公司在1980年代以后多次面临破产危机。1984年,樱井博志接班,通过多种方式改革和摸索。1990年代以后,公司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。

 

如果要总结这些日本企业共同的特点,应该是:不间断的技术进步+国际化+明确的经营战略(包括市场战略和资本战略)。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了企业的基本竞争力,国际化意味着扩大市场,经营战略整合企业资源,构筑竞争优势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