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商务考察:日企将从EV电池回收9成稀有金属,防止资源外流

随着日本电动汽车(EV)市场的持续增长,如何有效管理废旧电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。目前,日本大约80%的二手EV被出口,导致其中所含的稀有金属也随之流向海外。对于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稀有金属的日本而言,开发先进的回收技术是提高自给能力的关键所在。尤其是在锂、钴、稀土等稀有金属的开采和加工环节,中国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……

日本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JERA宣布,将启动一项从二手电动汽车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的业务。JERA已经成功实现了回收率接近90%的技术,并计划在日本境内建设专门的工厂。这一举措有望在日本国内建立一个闭环资源管理体系,从而加强国家的经济安全。

生产EV所需的锂离子电池时,会大量使用到诸如钴、镍等稀有金属。据估计,一辆EV大约需要消耗200公斤的稀有金属资源,相当于数千部手机所需的数量。因此,二手EV电池被视为一种潜在的“城市矿山”,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。

尽管过去已有通过高温焚烧来提取镍和钴的技术,但由于材料在高温下易变质,导致回收率仅有60%左右。而由东京电力控股和中部电力合资成立的JERA则开发了一种新技术,通过在水中施加高压电产生冲击波,实现稀有金属的分离与回收,其回收率达到了约90%。

JERA的这种方法避免了热处理过程,因此可以在回收过程中减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。公司计划在2030年代初在日本设立专用设施,并有意将业务扩展到电池再利用法规较为严格的欧洲市场。

2010年以来,日本开始了EV的大规模推广。目前,每年约有相当于2万辆EV的锂电池进入报废阶段,预计到2030年,这一数字将增加到约15万辆,是当前水平的七倍。面对这一情况,住友金属矿山计划从2026年起,在爱媛县的两座工厂启动稀有金属回收装置,其他企业也纷纷投入到二手EV电池的再利用项目中。


base64_image


与此同时,JX金属改进了传统的热处理方法,力求将稀有金属的回收率提升至90%,并设定了到2035年每年从3万吨二手电池中提取镍和钴的目标。东丽公司也在研究通过热或酸处理将电池材料液化,并使用特殊膜材料来回收超过80%锂的技术。

在全球去碳化的背景下,储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。预计到2030年,日本将需要大约10万吨锂和2万吨钴。因此,对于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稀有金属的日本来说,开发高效的回收技术至关重要。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矿山资源,通过回收手段,预计能满足日本十年的钴需求量。

通过日本商务考察,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企业在应对资源挑战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技术突破。

 

查看更多日本考察游学行程,请点击日本商务考察行程,如需定制日本商务考察_日本体检_日本游学_日本夏令营_日本商务旅行_日本考察游学等行程方案请添加右侧二维码或致电:010-5165-0249 、13071118187,了解准确信息

返回列表